车祸索赔案例:有律师介入,理赔更快,不必等待“康复后”

交通事故是没人希望发生的事情,但一旦发生,受害人理应享有 车祸索赔权利,以弥补身体、精神和财产上的实际损失。

 然而,现实中保险公司往往试图规避或拖延责任,经常用 些让受害人犹豫的话术,比如:“等你伤好了再来申请赔偿吧。” 但根据法律,受害人从事故发生当天起就有权提出索赔。

本文将通过 A先生的案例 带大家了解:他在车祸中严重受伤,但没有被保险公司的说辞所误导,而是立即咨询律师并采取法律行动,最终迅速获得赔偿。这与那些听信保险公司、选择等待“康复后”再行动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真实案例:等待只会失去权益

A先生遭遇车祸,伤势严重,需要住院治疗。起初,家属联系保险公司,却得到的答复是:
“先把身体养好,再来申请赔偿也不迟。”

如果是不了解自己权利的受害人,可能就会选择相信并等待。幸运的是,A先生没有等,而是和家人立即咨询了 王萨功律师事务所的Arm律师,立刻着手车祸索赔事宜,即便当时还未康复。

结果完全不同:在律所向保险公司发出 律师函(催告书) 后,不到一个月,保险公司就主动联系并迅速支付了赔偿。

为什么保险公司明明能赔,却开始不赔?

很多人疑惑:“既然能赔,为什么不开始就赔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如果受害人 不了解自己的权利没有律师协助,保险公司就有机会 拖延时间、推卸责任,或减少赔偿金额

“等伤好再说” 表面看似关心,实际上却是保险公司的 套路
因为一旦伤愈,保险公司就可能以此为理由:

  • “既然伤口痊愈了,就没必要赔太多。”
  • “你已经能正常行走了,为什么还要求高额赔偿?”

最终,受害人的损失被大大低估。
但事实上,从事故发生的第一天起,痛苦、精神压力以及生活受影响的损害就已经存在了。

因此,等待康复并不是优势,反而是 在案件中吃亏、丧失完整索赔权利

受害人的权利:车祸索赔可立即启动

根据法律,车祸受害人可以 从事故当天起提出车祸索赔,包括:

  • 医疗费用(包括现有和未来预期支出)
  • 因伤误工造成的收入损失
  • 身体或心理康复费用
  • 精神损害赔偿(痛苦与折磨)
  • 财产损失(如车辆维修费及其他受损物品的赔偿)

更重要的是,如果案件进入法院,法官还可以 保留权利,允许受害人将来根据新的损害情况提出追加赔偿。

为什么 定要请律师?

A先生的案例清楚地表明:有律师介入,保险公司就不敢轻视
因为律师懂法律、懂程序,也清楚保险公司的策略,能迫使保险公司按照实际损失快速赔付。

而普通受害人如果自己去交涉,往往会遇到同样的答复:

  • “资料还不齐全。”
  • “等你康复后再来。”
  • “公司会再考虑一下。”

结果就是浪费大量时间,甚至白白失去应得的权益。

不要让保险公司的话术夺走你的权利

A先生的案例充分说明:一开始就请律师介入,能让车祸索赔迅速且足额,不必忍受保险公司那句“等康复后再说”。

如果你或家人遭遇交通事故,千万不要因为保险公司的说辞而耽误维权。请务必及时保存证据、联系律师、立即展开索赔,以确保得到真正的公正与合理赔偿。

王萨功律师事务所,随时准备在每 宗案件中与您并肩作战。

✍️ 王萨功律师事务所,由 Arm律师 带领的专业团队,随时准备在每 起案件中与您并肩作战,确保您获得应有的权益与足额赔偿。

Arm律师忍无可忍:提起诉讼,向保险公司讨回颅骨塌陷受害者的公道

自从我们律所成立以来,已经处理过无数案件,其中 Arm律师不得不提起保险诉讼 的比例高达 90%。大多数案件都是因为保险公司欺压受害者或普通消费者,拒不履行应有的赔偿义务。

今天,翁萨功律师事务所要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提醒大家警惕保险公司的狡猾手段。我们的当事人因严重事故导致 颅骨塌陷,却屡屡遭到保险公司推诿。为什么Arm律师最终不得不提起诉讼?我们用分集方式为您讲述。

Ep.1 案件开端—A 女士被车撞,保险公司竟让她“先康复再说”

一天,A 女士骑摩托车回家时遭小轿车猛烈撞击,头部重重摔在地上,造成 严重颅骨塌陷。她不得不接受多次开颅手术,长期住院治疗,最终还因无法恢复工作能力而被公司 解雇

更糟糕的是,保险公司拒绝立即赔偿,只是敷衍地说:等你康复了再来申请。 幸运的是,A 女士和丈夫没有轻信,立即请 Arm律 出面维权,启动了 对保险公司的诉讼程序

Ep.2 狡猾的保险公司—强制险与自愿险“捆绑支付”

按照保单解释规定,A 女士仅强制险部分就应获得 250,000 。然而,在保险委员会(OIC)的调解中,保险公司却声称强制险和自愿险 合并支付 200,000 

在我们抗议后,他们改口称“合并支付 250,000 泰铢”,依然违反合同条款。面对这种耍赖手段,Arm律师只能继续提起诉讼

Ep.3 法庭上—保险公司撒谎

案件进入法院后,保险公司律师竟谎称已向 A 女士支付过 400,000 泰铢,但实际上她从未收到过任何赔偿。这不仅是欺骗受害者,更是对法院的欺骗。

Ep.4 案件结局—经验与策略换来公道

最终,凭借Arm律师在 险诉讼 领域的经验与策略,A 女士终于获得了合理赔偿:

  • 250,000 (强制险)
  • 700,000 (自愿险)

合计近 100 万泰,还给她应得的公道。

只有提起保险诉讼才是答案—当你被保险公司欺压时,不要等待,立即咨询律师

在 A 女士的案件中,虽然最终顺利解决,但这是在保险公司一再 绝赔偿、推卸责任 之后才实现的,几乎与她的严重伤情一样沉重。

我们想提醒大家:
 一旦发生事故,千万不要等着被保险公司占便宜。不要相信所谓“等康复了再来申请”的借口。连 A 女士这种 颅骨塌陷的重伤案例,保险公司都能冷血拒绝,更不用说其他情况了。

👉 唯一的办法就是 提起保险诉讼
 不要拖延,不要等到康复再说—那只是保险公司逃避责任的开端。面对不公时,唯的出路就是立即咨询律师,依法诉讼。

📌 点击这里即可立即咨询 >>联系我们<<
让我们替你承担责任,毫不犹豫地提起诉讼,为你讨回公道

交通事故索赔:不要轻信“先养好身体,再来索赔。”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受害者往往承受着身心的痛苦。此时最重要的是尽快获得合理的赔偿与救济。然而,在许多案例中,保险公司常常采取规避责任的策略,惯用句听似体贴的话:“先把身体养好,再来申请索赔。” 但实际上,这句话可能让受害者丧失本应得到的 交通事故索赔权益

保险公司的策略:“先养好再说”

很多人觉得这种建议合情合理,因为受害者本就需要时间康复。但从法律角度来看,等到康复后再索赔,却会导致 伤情证据随时间流失。当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时,保险公司往往反过来辩称:

·受害者已经康复;

·没有持续性的损害;

·无需支付所要求的赔偿金。

因此,“先养好身体,再来索赔。不仅仅是拖延,而是保险公司让受害者在交通事故索赔中处于劣势的种策略。

案例分享:来自台湾父亲的提醒  “必须找这里的律师”

在真实案例中,名受害者搭乘面包车时追尾甘蔗卡车而受伤。她尝试联系保险公司寻求帮助,却被推诿:“先把身体养好再说。”

起初车主还承诺会协助处理,但不久便改变态度,把责任推给受害者,让她焦虑不已。幸好,受害者的父亲在台湾工作,并长期关注翁萨贡律师事务所的 律师的 YouTube 视频。他明确叮嘱女儿:“听到这种话,定要找 律师。” 这成为案件的转折点,使受害者最终决定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

为什么要尽快咨询律师?

交通事故索赔,不仅仅是提交文件,而是 场与 拥有专业律师团队的保险公司 的较量。如果受害者没有律师支持,在谈判或诉讼中往往会陷入不利局面。

律师能为受害者做到:

  • 评估损害价值,包括医疗费用、误工损失及未来损害;
  • 准备合法有效的医疗与证据文件;
  • 高效地在法庭上诉讼;
  • 防止保险公司拖延或推卸责任。

阿姆律师常常提醒:险公司在车祸发生前就已配备律师团队,而受害者往往孤立无援。 如果还轻信来自所谓“懂行人”或“邻居专家”的错误建议,更会让自己陷入不利境地。

先养好再的后果

许多等到康复后才索赔的受害者,最终发现:

  • 保险公司以康复为由在法庭上抗辩;
  • 原本应得到的赔偿被削减甚至拒绝支付;
  • 时间拖延导致证据缺失,如医疗证明、伤口照片、费用单据等。

这让受害者失去了完整索赔的机会。其实法律已明确规定:受害者可同时主张 当前与未来的损害赔偿

邻居专家冒充

在交通事故索赔中,不少受害者会听取身边“自以为懂”的人(俗称“瞎指挥”)的意见。这些错误建议往往让受害者无意中丧失合法权益。

例如,有人劝道:
“如果你已经索赔了,就不能再要求其他赔偿了。”

听起来似乎合理,但法律上完全错误。事实上,受害者不仅可以索赔当前损害,若进入法院程序,法院还会 保留未来索赔的权利,目的就是保障受害者尽快且充分获得赔偿。

最终还是要靠真正的律师

成为律师并不容易,需要经过学习、考试并取得执照。与此不同,那些所谓“邻居专家”只要有一点错误理解,就敢冒充行家胡乱建议。

尤其是在交通事故索赔这种重大问题上,如果受害者盲目信任这些说法,不仅会失去合法权益,还会在诉讼中彻底被动。

保险公司有“律师”,受害者却只有“瞎指挥”

现实是:保险公司往往早早配备专业律师团队,而大多数受害者只是普通人,对法律无所知。旦听信错误建议,就极易在诉讼和谈判中吃亏。

常见的套路就是保险公司劝受害者:
“先养好身体,再来索赔。”

结果,当受害者真的养好身体再去索赔时,保险公司却以此为抗辩理由:
“你都痊愈了,还能索要什么赔偿?”

这正是保险公司拖延时间、减少赔偿金额的常用手段。

经验教训

  • 不要轻信邻居或“自以为懂行”的人;
  • 一旦发生车祸,应立即咨询有经验的律师;
  • 不要让保险公司利用“先养好再说”来拖延或逃避责任。

交通事故索赔绝不是小事。 受害者必须明白:保险公司总是有律师为其利益服务,而受害者更需要专业律师来维护自身权益,防止受到不公平对待,并获得完整赔偿。

不要让保险公司的话剥夺了你的权利。从车祸当天起,就应咨询律师。

 无论伤势轻重,都不要等到完全康复后才提出索赔,否则可能在法律上处于劣势,甚至失去交通事故索赔的权利。如果你或家人遭遇车祸,听到保险公司说“先养好身体说”,千万不要轻信。请立即联系专业律师。翁萨贡律师事务所由Lawyer Arm 师带领的团队,将全程为你提供法律支持,帮助你争取应得的公正与赔偿。

保险还是骗局?“先养好身体再说”竟被说了三次!

第一次
某位受害者在2021年2月遭遇车祸,被后车撞击,造成严重伤害。保险公司当即表示关心,让他“先把身体养好再说”。
这位受害者因尾骨骨折在医院住了一周,之后还需在家休养两个月。

第二次
受害者在住院期间,保险公司完全没有主动联系过他。一直到他忍不住自行联系保险公司并约在警局见面,保险公司再次重复那句“先把身体养好再说”。受害者信以为真,没有怀疑。

第三次
时间拖到2021年5-6月,受害者再次联系保险公司。此时虽然身体好转一些,可以短时间坐下,但仍未痊愈。保险公司得知情况后,又故技重施:“医生还在安排复诊呢”、“现在要赔可能会增加额外费用”、“可能得不偿失”,最后还是用那句熟悉的“先把身体养好再说”搪塞。

受害者终于警觉:意识到被“套路”了

在经历三次“先养好身体再说”后,受害者发现半年过去,保险公司从未再联系过自己。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掉入了保险公司的圈套。后来,通过搜索网络,他发现翁萨功律师事务所在Facebook与YouTube上有相关案例分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被保险公司以同样手段欺骗。于是,他立刻决定咨询律师,不再等待保险公司。

当保险公司说“先把身体养好再说”,可能隐藏的3大风险

1.案件可能过了诉讼时效
如果耽误过久,可能导致无法索赔或起诉。保险公司往往利用“拖延战术”,等你养好身体再来索赔,时间可能已经超出法律时效。

2.失去未来医疗赔偿的权利
很多人不知道,除了当前的治疗费用,我们还可以要求未来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例如骨折后植入钢板,日后手术取出时若未事先保留权益,就无法再要求赔偿。

3.赔偿金额可能被压低
当你“康复”后,保险公司就会认定伤害已结束,往往只会象征性赔付,远低于实际应得金额。

别再上当!立即咨询律师,保护自己的权益

“先把身体养好再说”并不代表关心,而可能只是保险公司的借口。
相信他们的说辞,你可能会:

  • 失去索赔机会
  • 浪费宝贵时间
  • 甚至彻底丧失应有的权益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旦听到保险公司这样说,立刻咨询专业律师!

 专业的法律顾问能帮助你争取正当权益,避免成为保险公司的牺牲品。

👉 联系 翁萨功律师事务所,让我们为你守护应有的公正与保障。

保险公司的常见套路清单:别再上当,出事故就立刻联系律师

今天,翁沙功律师事务所为大家整理了险公司常用的套路清单,帮助受害人避免吃亏。发生事故后,应当立即联系律师,不要犹豫,因为在事故发生后寻求法律帮助,绝不会让你吃亏。

大家都知道,事故随时可能发生,这是谁都不愿面对的情况。每次事故往往会导致人员受伤、残疾、甚至死亡,还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企业运作受阻,甚至影响环境与公众安全。其中,交通事故(无论是摩托车还是汽车)最为常见,也最具破坏性。而一旦涉及到“保险公司”,几乎都会让受害人不得不联系律师来维护自身权利。

为什么保险公司喜欢“给受害人上课”?

很多人买车险时觉得安心,保险公司承诺事故发生时会全力支持。但当真正发生严重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时,保险公司往往立刻变脸,从“亲人朋友”变成“对手”。

凭借超过 10 年的法律经验1,000 多起保险案件的代理经验,翁沙功律师事务所见证了无数受害人不得不请律师出面,才能拿回应得的赔偿。以下就是一些保险公司最常用的套路

保险公司惯用套路

  • 先把病养好。
    表面关心,实际上拖延赔偿。许多受害人因此吃亏,最后不得不请律师处理。
  • 需要补充医疗资料。
    典型拖延战术。即便资料齐全,也会不断要求新的文件,让受伤的人多次奔波。
  • 酒精检测结果倒推。
    即使酒精含量合法(低于50mg%),保险公司也会倒推计算,硬说超标,拒绝理赔。
  • 疗尚未结束。
    与“先养好身体”同一套路,用来拒绝或拖延理赔。
  • 没有残疾证。
    即便医生出具残疾证明,只因没有残疾证,也拒绝赔偿。
  • 许还能走路。
    假借康复可能性,拒绝支付残疾赔偿。
  • 尚未收到案件/不知情。
    通过谎称未收到案件来拖延,有时一拖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或强行压低赔偿金额。

真实案例:受害人及时联系律师

有一位受害人因车祸导致腿部骨折,需手术植入钢板,医疗费用高达数十万泰铢。但保险公司仅愿支付 80,000 ,并劝他“先把病养好再说”。意识到这是拖延战术后,受害人立刻联系了翁沙功律师事务所的 阿姆律,最终成功争取到合理赔偿。

这只是其中一个案例。保险公司套路多不胜数,目的只有一个:减少赔偿。最好的办法是?事故发生后立即联系律师。不要轻信那些看似关心的话,它们往往隐藏着拒赔的陷阱。

肋骨骨折,车祸赔偿该如何主张?

争议案号:红字 ชม.113/2563
裁定赔偿金额:29,542 泰铢

原告的索赔请求

  • 事故前医疗费用:50,000 泰铢
  • 未来医疗费用:150,000 泰铢
  • 其他相关费用:50,000 泰铢
  • 受伤期间误工损失:45,160 泰铢
  • 丧失未来劳动能力赔偿:100,000 泰铢
  • 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0 泰铢

被告为 A 险公司,系涉案车辆的保险人。事故当日,由 A 先生驾驶该车,与原告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被告的抗

被告主张:

1.50,000 泰铢的事故前医疗费过高,无证据证明。

2.150,000 泰铢的未来医疗费不合理,伤情不足以需长期治疗。

3.50,000 泰铢的其他相关费用毫无根据。

4.45,160 泰铢误工费无证据支持,原告仍照常领取工资。

5.100,000 泰铢的未来劳动能力丧失费及 200,000 泰铢的精神损害赔偿,均无事实依据。

因此,被告认为原告系恶意行使权利,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争议焦点

1. 被告是否需赔偿?赔偿范围及金额?

2. 原告是否有权要求自起诉之日起按年利率 15% 支付利息?

仲裁裁决

(一)事故前医疗费用

 证据显示,原告在 A 医院与 S 医院治疗,支付 425 泰铢及 4,737 泰铢,共 5,162 泰铢。被告无证据反驳。
➡ 被告应赔偿 5,162 泰铢。

(二)未来医疗费用

原告起诉时索赔 150,000 泰铢,庭审中改称 21,400 泰铢。但相关治疗(高能激光、MRI)并非医生建议,仅为原告上网查询得知,尚无医学诊断依据。
➡ 驳回此项请求。

(三)其他相关费用

原告就诊路程约 35.9 公里,往返 3 次交通费用 1,800 泰铢,合理且被告无异议。至于申请病历费 200 泰铢,属诉讼相关费用,不属医疗相关支出。
➡ 被告仅需赔偿 1,800 泰铢。

(四)误工损失

原告系国有企业员工,月薪 22,580 泰铢,主张停工 2 个月(45,160 泰铢)。但庭审供述改称停工 1 个月。依劳动法,年内病假 30 日可带薪休假,且无证据证明工资被扣。
➡ 驳回工资损失 22,580 泰铢。
➡ 同时,兼职空调安装、电工月收入 13,000 泰铢,索赔 3 个月 39,000 泰铢,因无有效证据,亦不予支持。

(五)丧失未来劳动能力

  • 作为国企职工:原告称病假影响晋升与奖金,但查无此规。工资晋升与年终奖金不因病假 15 日以上而取消,未见书面证据。
  • 作为兼职技工:仅有名片影印件,无雇主证言,证据不足。
    ➡ 驳回此项请求。

(六)精神损害抚慰金

原告肋骨骨折、胸肩瘀伤,需休养 30 日,但无长期严重痛苦之证据。原告索赔 200,000 泰铢,过高。
➡ 仲裁裁定赔偿 20,000 泰铢。

终裁定

被告应赔偿原告:

1.事故前医疗费:5,162 泰铢

2.其他相关费用:1,800 泰铢

3.精神损害抚慰金:22,580 泰铢合计:29,542 泰铢,并自起诉之日起按 年利率 15% 支付至清偿完毕。仲裁费用由被告承担,被告须于收到裁决 30 日内支付。

法律依据

《民商法典》第 877、446 条
仲裁员:Somchai Yuwawitthayaphanit
案件编号:ชม.96/2563

工作组意见

仲裁员认为原告影响不大,但工作组认为原告自事故后确实承受痛苦,裁决对此考虑不足。此外,保险条款已明示:若保险公司拒绝赔偿,致被害人起诉或申请仲裁,利息应按年 15% 支付。保险公司对此明知,却仍抗辩,违背诚信。

维护您的权益,从法律咨询开始

事故或伤害索赔涉及法律、证据与保险公司交涉,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权利受损或赔偿不足。

👉 为确保公平,建议咨询 萨功律师事务所 专业保险纠纷律师。我们的团队将为您提供法律意见、诉讼策略,并全力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点击 >> 联系我们 <<

保险公司推卸责任!当受害者被车撞伤却遭保险公司拒绝赔偿,不得不依靠律师维权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大多数人都期望过错方的险公能够按照保单的约定承担责任,赔偿医疗费、财产损失或其他赔偿。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受害者却面临令人心寒的情况:保险公司保持沉默,不采取任何行动,或者提出远低于实际损失的赔偿金额。

本文由翁萨功律师事务所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受害者在车祸中严重受伤,但保险公司却推诿责任,只提出不合理的赔偿。案件最终进入法院审理,法官判决保险公司必须赔偿远高于之前所提出的金额。

事件起因:事故与保险公司的推诿

受害者驾驶摩托车时被一辆汽车撞击,导致严重伤害,包括腿部骨折、手腕骨折和手指骨折,摩托车也严重受损。肇事方承认过失,按照法律规定,其保险公司必须承担全部损失。

然而,在警方调查及协商阶段,肇事方的保险公司却无动于衷,没有提出任何赔偿方案。保险公司的本职是减轻受害者的困境,但在此案中却完全失职。

当未能获得公正对待时,受害人决定寻求律师协助

由于身心痛苦,受害者无法接受保险公司的不公对待,决定寻求保险诉讼专家——陈律师(翁萨功律师事务所)协助,要求获得合法赔偿。

律师事务所首先向泰国保险委员会(OIC.)提交投诉,作为保险业的监管机构,OIC的职责是监督保险公司并保障消费者权益。

保险公司提出不公正的赔偿方案

在投诉后,保险公司回应称,只愿意支付100,000泰铢赔偿,声称该金额足以应对受害者的伤情。

但根据实际损害情况——身体伤害、职业收入损失及财产损失,这一金额过低且不合理。这种做法凸显了部分保险公司的惯用手段:通过低额赔偿来维护自身利益,而非真正帮助受害者。

诉讼之路:走向公平正义

当协商无法带来公平的解决方案时,翁萨功律师事务所决定向法院起诉肇事方及其保险公司,要求共同承担责任。

经过审理,法院判决被告必须向受害者支付425,322泰铢赔偿金及年利率5%的利息,并支付8,000泰铢律师费及3,000泰铢诉讼费。

与保险公司最初提出的100,000泰铢相比,差距巨大。这证明如果没有律师协助,受害者可能被迫接受不公的赔偿,甚至无法获得合理补偿。

为什么聘请保险诉讼律师至关重要?

1.洞悉保险公司的策略
保险公司通常有律师团队维护自身利益,受害者单独应对往往难以抗衡。

2.精准评估实际损失
律师可收集医疗证据、经济资料和财产损害证明,全面呈现受害者的损失。

3.防止被剥削
许多受害者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被迫接受低额赔偿。律师的介入能保障受害者获得应有的权益。

4.依法办理程序
从向OIC投诉到法庭诉讼,经验丰富的保险律师能确保案件合法、严谨推进。

给所有受害者的重要警示

将保险公司提出的100,000泰铢与法院判决的425,322泰铢相比,不难发现律师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律师,受害者可能失去获得公平赔偿的权利。

因此,本案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不要独自面对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咨询律师才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最佳方式。

立即咨询律师,避免被保险公司占便宜

事故随时可能发生,随之而来的便是保险理赔。但保险公司并不总是公平对待受害者,很多情况下,他们会尽量减少赔偿金额。

因此,受害者及其家人必须意识到,聘请保险诉讼律师并非奢侈,而是保障公平与正义的必需。

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正在与保险公司发生纠纷,请立即寻求专业保险诉讼律师的帮助。保险公司自始至终都有律师团队,您同样需要一位律师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因事故致残!保险公司耍花招只赔十万,换回被切掉的一根手指!

道路交通事故每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果我们自己疏忽大意,就可能面临受伤的风险。可是,即便我们小心驾驶、遵守交通法规,如果他人缺乏应有的责任心,鲁莽驾驶导致他人受伤,那就是将麻烦和痛苦强加给别人,无法避免。因此,肇事者应当对受害者的伤害与损失负起责任。就像本文中的受害者,他因他人的疏忽而遭遇事故,不得不截去手指,永久失去身体的一部分,成为残疾人。究竟事情的经过如何,我们一起来看。

一场“非我之过”的事故,让我成为残疾人

这起意外事故发生时,受伤者正在小心驾驶摩托车,并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然而,一辆汽车驾驶人疏忽大意、未加注意,与其摩托车发生擦撞,导致受伤者车辆失控倒地,身体被甩到肇事车底,造成多处重伤。最严重的是——不得不截掉手指!致使受伤者永久残疾。事发后,警方认定此次事故是汽车驾驶人的过错,且该司机在现场承认了责任。

因他人疏忽造成的惨剧!重伤导致截指

事故导致受害人左手小指严重撕裂伤,部分骨骼缺失,伤及两个关节,医生最终判断必须截掉左手小指,这让受害人永久致残。除此之外,受害人左手腕部还有深度撕裂伤,下排牙齿松动,全身多处大面积擦伤,必须每天前往医院清洗伤口、复查,生活非常不便。

从正常人到失去肢体的残疾人

对于受害人来说,失去身体的一部分已经是沉重的打击,更雪上加霜的是,他还因此失去了收入来源。原本,受害人每月可获得约 120,000 泰铢的收入,他不仅有固定的三明治销售工作,还有副业,每月可额外赚取 50,000 泰铢。然而,这场严重事故让他无法正常工作,收入骤减,而且未来是否能恢复到原本的工作状态仍是未知数,因为残疾可能会彻底改变他的生活方式。

数十万泰铢的赔偿金,也无法替代失去的一根手指。

更让人愤怒的是,肇事方的保险公司在评估赔偿时,严重低估了受害人的实际损失。该保险公司提出赔偿包括未来医疗费、收入损失、健康损害及精神损害,总额仅 20,000 泰铢,并额外给付 100,000 泰铢赔偿金。实际上,根据强制保险单的条款,保险公司应赔偿 600,000 泰铢。然而,该公司不仅未依约赔付,还故意拖延,不愿书面通知赔偿结果,导致至今受害人仍未收到任何赔偿金。

应当聘请律师以维护自身权益。

受害人觉得自己遭遇了极大的不公,他无辜致残,却得不到应有的赔偿,于是联系了在处理人身伤害案件方面经验丰富的翁萨功师事务所协助诉讼,向保险公司追讨合理的赔偿金。律师团队认为,该案件中的赔偿金额明显与受害人实际的重大损失不符,因此全力提起诉讼,争取让受害人获得最合适的补偿。毕竟,失去的手指是无法挽回的伤害,还会永久影响生活质量。

如今,大多数保险公司往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与受伤者讨价还价,甚至忽视了基本的人道精神,这对受害人来说极不公平。翁萨功师事务所 擅长处理保险理赔纠纷,拥有专业、强大的律师团队,能够为受害人全程代理,直到案件圆满解决。如果您正遭遇保险公司的不公对待,请点击 >>联系我们<<。

车祸事故:手臂骨折、腿骨折、植入钢板—如何依法主张合理赔偿?了解您的权利,别让保险公司钻漏洞

车祸随时可能发生,无论是开车还是骑摩托车都存在风险,尤其是摩托车驾驶人更容易受重伤,因为没有车体结构直接保护身体。不少受害者面临骨折、 手臂骨折、腿骨折、植入钢板以固定骨骼,康复过程漫长且医疗费用高昂。

尽管大多数人以为对方的车辆保险会承担所有赔偿责任,但实际情况是,保险公司往往仅愿意赔付部分费用,甚至以各种理由压低金额,导致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侵害权益

真实案例! 被车撞致手腿骨折植入钢板,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经律师介入后成功获得更高赔偿

这是Wongsakorn律师事务所处理过的真实案例之一:一名受害者在下班途中骑摩托车正常行驶,却遭遇

辆汽车突然切入车道并撞上,造成其严重受伤—手臂和腿部多处骨折,需接受钢板固定手术,住院治疗超过两个月。出院后,受害人仍需长时间进行物理治疗,无法立即恢复工作和生活。

事发初期,对方保险公司仅按保单规定赔付极有限的金额,并以“自愿保险+强制保险”赔偿限额为由,拒绝支付更高金额的真实损失。受害人尝试自行沟通,却屡遭推诿,无奈之下只好向本所寻求法律协助。

律师团队审查文件、整理医疗证明、收据、误工损失等证据,并起诉要求追加赔偿。最终法院判决对方及保险公司支付超过560,998泰铢,受害者依法获得应有的公平补偿。

受伤者有哪些权益?别轻易接受一笔钱就了事!

很多人误以为从保险公司拿到钱后就算结束了,但实际上,如果实际损失超过保额,保险公司或对方仍有义务赔付差额。伤者有权申请多项赔偿,包括:

✔️ 实际医疗费用 — 不仅是事故发生时,还包括未来复健及拆除钢板手术的费用;
✔️ 误工费 — 如果受害者需要长时间休养,收入损失也可以主张;
✔️ 精神损害抚慰金 — 如伤残、丧失工作能力、生活质量下降等;
✔️ 其他必要支出 — 如就医交通费、康复期间护理费等。

关键证据:遗漏!

在保险理赔案件中,最重要的就是证据。受害人应尽可能详细地保存以下材料:

  • 医疗证明、住院发票、X光片、医生检查报告;
  • 伤口或事故现场照片;
  • 原有收入证明,用于证明误工损失;
  • 与保险公司或对方沟通的记录。

证据完整,将有助于律师准备有力的诉讼材料,增加胜诉率,拿到应得的赔偿。

为什么要找律师?

在此类案件中,若没有专业律师协助,很多受害者往往因缺乏信息或经验,只能接受保险公司提出的低赔方案,认为“就只能拿这么多”。实际上,理赔需要懂法律及谈判策略。

Wongsakorn律师事务所拥有专注处理保险与侵权案件的专业律师团队,能全程规划、收集证据、谈判,甚至代理法庭诉讼,保障当事人拿到符合法律的应得赔偿,不被低估、不吃亏。

别等到太晚,随时咨询律师!

很多事故当事人因害怕麻烦、担心高昂费用或不知如何开始而选择放弃。但请相信,如果您也面临  手臂骨折、腿骨折、植入钢板 导致收入损失及长期医疗支出,从一开始就正确申请赔偿,将大幅减轻经济负担,为生活重新争取公平。

Wongsakorn律师事务所将全程为您服务,从咨询、审查证据、协商调解到法院诉讼,确保您依法获得应有的权益。

✅ 如果您或亲友遭遇车祸,不要因信息不足而失去权利!

 ☎️ 立即>> 联系 << Wongsakorn律师事务所,我们愿为您护航到底。

车祸导致腿骨折需植入钢板,保险却拒绝赔偿?该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只要买了保险,发生事故后就一定能顺利拿到赔偿款,没有任何麻烦。但实际上往往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当事故严重到腿骨折需植入钢板 时,医疗费高达数十万泰铢,还有其他各种支出,而保险公司却往往设法拒赔或尽可能减少赔偿金额。

本案中,受害人还是未成年人,必须接受钢板固定手术,未来还需要持续治疗费用。然而,家属却面临保险公司的强力反驳。即使已经提交了完整的文件——出生证明和父亲的结婚证,依法足以证明父子关系,但保险公司依然声称无法确认其父亲身份,哪怕官方文件就摆在眼前!结果父亲竟被告知无法代表子女提起诉讼索赔?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今天,Wongsakorn律师事务所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法律小知识点。

保险公司如何推卸责任?来看这个案例!

很多人不知道,保险公司几乎可以找任何理由进行反驳,比如在本案中:

  • 声称证明亲属关系的文件不完整,尽管明明有出生证明和父亲的结婚证。
  • 辩称医疗费用过高,即使受害人需要多次治疗,未来还需拆钢板手术费用。
  • 声称索赔要求不明确,责任认定尚未完成,尽管警方证据和对方当事人的供词都已齐全。

可见,保险公司会用尽各种方式来减少赔付金额,甚至试图完全推卸责任。

在本案中,我们成功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哪些赔偿?

尽管面临诸多抗辩,我们的律师团队仍全力准备证人和证据,顺利完成仲裁程序,最终为当事人成功争取到应得的全额赔偿,涵盖:

  • 提交争议前实际发生的所有医疗费用,包括重大手术费、住院费及相关护理费;
  • 未来医疗费用,包括未来用于拆除钢板及持续康复治疗的医疗费用;
  • 伤病期间因无法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
  • 未来劳动能力丧失的损失;
  • 其他非金钱性质的补偿。

这一切确保了受害人根据保险合同条款获得应得赔偿,无需在理赔过程中吃亏或向保险公司妥协。
这也充分说明,如果没有真正了解保险理赔案件的专业法律团队,要想获得足额赔偿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认为有保险监管委员会(OIC)就足够了,不需要律师,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人以为只要有OIC(泰国保险委员会)协助,就足够了,不必花钱请律师或法律顾问。但现实中,很多当事人相信可以自己通过政府渠道处理,最后却一分钱没拿到,或只拿到少得可怜的金额,根本不值得其所遭遇的伤痛和损失。

👉 在本案中

 可以清楚看到,保险公司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已备好律师和法律顾问,各方面应对方案一应俱全。而普通人若缺乏法律知识、证据不全,或没有经验去对抗保险公司的专业法律团队,其错失自身权益的风险是非常高的。

可见,保险公司有各种办法避责,如果没有懂得如何应对的人在身边,吃亏的往往是投保人自己。

为什么要选择Wongsakorn律师事务所?

Wongsakorn律师事务所是一支专精于保险案件以及车祸事故索赔的法律团队。我们深谙相关法律规定、证据准备技巧,并具备与保险公司周旋谈判的全方位经验。

我们与他人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与高度的审慎态度,确保您不会因程序或证据疏漏而失去合法权益。我们重视每一个环节的筹划,从证据收集、文书准备到与保险公司的交涉,力求为客户争取到法律所赋予的最大权益——无论保险公司提出何种抗辩理由,我们都有应对策略。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如今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车祸导致腿骨折植入钢板, 保险公司拒赔、少赔或拖延不赔,
请不要独自处理案件以免失去本应获得的权利,也不要让宝贵的时间白白流失。让 Wongsakorn 律师事务所以系统化方式为您全程处理,让您真正获得法律保障下应得的赔偿。

>> 联系我们 << — 我们随时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