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保险公司的套路,避免在不知情中失去应有的权益。

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保险就足够了。却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特别是在索赔“车辆使用损失补偿费”时。往往导致受害方和保险公司之间产生漫长争议。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你亲自向保险委员会 (OIC)投诉,也未必能顺利得到合理结果,特别是当你缺乏法律知识或专业协助时。
真实案例:甲独立处理,结果却吃亏了

甲于 2024年7月10日发生车祸,车辆维修长达 240 天。当申甲请“车辆使用的损失补偿费”时,保险公司仅提出 每天500泰铢,限赔60天,共计 30,000 泰铢。甲认为不公平,遂亲自向 OIC 投诉。最终经过 OIC 调解,保险公司将赔偿增加到 70天,共 35,000 泰铢,但仍远低于实际损失。
是“调解”,还是“被劝服”?

在感受到不公之后,甲决定联系Wongsakorn 律师事务所,咨询保险方面专家 Arm 律师。然而他却发现,一切都太迟了。因为他之前自行前往保险公司调解,没有律师或法律顾问陪同,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
Arm 律师解释:
“调解如果没有法律知识,其实是被对方‘劝服’。”
保险公司在法律、谈判团队及心理策略方面都准备充分,而受害人若缺乏相关知识,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轻易相信对方、达成协议,最终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你知道吗?车辆使用损失补偿费,其实可以要求超过每天500泰铢!

很多人以为 “车辆使用损失补偿费” 仅限于 每天 300–500 泰铢。其实若能证明因为无法用车而造成实际收入损失,例如用于营利、送货等,那么就可以要求更高的赔偿,甚至可达每天800–1,500泰铢,具体金额视实际情况及证据而定。
关键在于…
你必须有法律知识,并能识破保险公司的操作套路。
因为保险公司往往会先提出较低的赔偿方案,如果你没有谈判能力,或没有专业人士协助,那么原本应得的金额就可能因此“白白流失”。
Arm 律师建议:如果不确定自己能应对,不要自行前往oic投诉。

很多人把 OIC 当作最后救济渠道,理论上是没错。但实际操作中,若没有准备、没有法律顾问协助、不理解自身权益,可能陷入所谓的“降权调解”。保险公司往往利用此阶段诱导索赔人接受低赔偿,只为尽快结案。
“如果要找 OIC 协助,应从一开始就聘请律师代理,或至少先咨询律师。”
一旦在 OIC 交涉阶段吃亏,事后补救非常困难,甚至可能完全失去权益。
别再无谓吃亏!
🔍 请提前观赏 Arm 律师教学影片:
详细讲解如何申请车辆使用损失补偿,包括所需证据、谈判技巧,以及防止被占便宜的策略。
第1集:教你如何不吃亏!车辆停驶损失费这样申领才对!
第2集:保险公司不会告诉你的赔偿技巧!
第3集:防止被“调解坑”的关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