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骂人,小心不知不觉坐牢!

在社交媒体成为沟通和表达意见核心的时代,用户可以自由地发布、分享或评论各种话题。但有时,网络自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法律陷阱。当前备受争议且日益严重的一种行为是”人肉曝光“——即公开他人社交媒体账号以引导围攻。这不仅会损害受害者名誉,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今天,翁萨功律师事务所将带您了解社交媒体上的“人肉曝光”行为,以及可能导致的入狱风险,帮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这一问题。

什么是“人肉曝光”  ?

“人肉曝光” 是一种网络行为,指某人公开他人的社交媒体账号,并煽动他人进行批评、围攻甚至恐吓。该行为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例如:

  • 转发目标人物贴文并附加攻击性言论
  • 公开个人隐私信息(如地址、电话号码或私生活细节)
  • 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煽动大规模攻击
  • 诱导他人参与辱骂或未经核实便二次传播

上述行为可能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名誉及职业方面的多重伤害,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民事与刑事法律诉讼。

受害者案例

翁萨功律师事务所曾受理一位客户因在X平台遭”人肉曝光”而求助的案件。有用户擅自转发他的帖子,并煽动他人围攻辱骂,导致他在网络遭受攻击。全程无人核实他所发内容的真实性。其后果是,受害者在社交媒体上遭到猛烈攻击,受到陌生人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其声誉和职业生涯均遭受损害。在此案中,翁萨功律师事务所提供了法律咨询,并指导受害者对相关责任人采取法律行动。

在社交媒体上未核实事实就辱骂他人,可能触犯刑法

未经核实在网络发表或转发言论,可能导致无意间违法,例如:

  • 刑事诽谤罪——发表损害他人名誉的言论,即使是个人观点,若造成他人名誉受损,即构成诽谤。

违反《计算机犯罪法》——发布或转发不实信息并造成损害,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果参与辱骂或未经核实便转发,可能会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社交媒体人肉曝光对受害者的影响

人肉曝光不仅侵犯受害者的个人权利,还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

1.名誉损害——负面信息在网络传播会导致他人误解,严重影响受害者形象。

2.威胁恐吓——多数情况下,受害者会收到线上/线下的威胁信息和骚扰。

3.职业影响——网络围攻可能导致工作机会丧失或被雇主解雇。

心理创伤——受害者可能出现精神健康问题,如压力、焦虑或抑郁症。

与社交媒体人肉攻击相关的法律

1.《刑法》第326条及第328条

  • 第326条:向第三方诽谤他人者,可处不超过1年监禁或不超过2万泰铢罚款。
  • 第328条:如通过广告形式(包括网络媒体)进行诽谤,可处不超过2年监禁或不超过20万泰铢罚款。

2.《计算机犯罪法》2017年第14条

  • 输入虚假信息致他人受损者,可处不超过5年监禁,或不超过10万泰铢罚款,或两者并罚。

社交媒体人肉攻击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1.切勿立即回应——保持冷静,避免争论导致事态升级

2.完整保存证据——截屏留存文字、图片或视频等证据

3.报警并咨询律师——采取法律行动前应咨询律师以确定报案策略

4.依法索赔——若遭受损害,可向施害者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咨询翁萨功律师事务所 – 若您成为社交媒体人肉曝光的受害者

如果您正遭受社交媒体人肉攻击、诽谤或网络威胁,切勿放任权益持续受损。旺康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团队,将全力为您提供法律咨询并采取法律行动,捍卫您的名誉与合法权益。

📌 别让损害发生而不采取法律行动,联系我们进行法律咨询。